央视曝光!@所有上海人注意了! 这样做分分钟让你损失惨重!
@所有上海宁注意了
你不经意的举动可能正在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 ↓ ↓
之前央视就曝光了网上黑市个人信息买卖的乱象
身份户籍、支付宝账号、开房记录等信息公然叫卖
品类之多令人咂舌
更让人惴惴不安的是凭借一个手机号
就可以查询对方的户籍、身份证号码、
打车记录、名下资产等等个人信息
具体视频看这里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75v7n7ux&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两年关于信息安全和信息泄露的新闻数不胜数
给当事人造成的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惨剧时常发生
比如去年被骗去学费自杀的大学生
▼
救命的血汗钱直接被骗走
▼
16位老人集体遭遇电信诈骗
▼
港真,发现菌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总是心惊胆战
在信息快速流动的今天
各种单据、网上互动、社交账户、免费WiFi、电子邮箱等
都可能是造成信息泄露的途径
与此同时
不法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让人防不胜防
一不小心一辈子的积蓄可能就空空如也
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防患于未然是关键
两种公众设备慎用
很多公众场合如商场、交通工具等设有不需要密码的公共网络,在使用无线网络的情况下登陆支付平台可能造成个人信息和密码泄露,建议把无线网络设成手动连接。
在使用公共手机充电桩的时候,对于那些提示我们同意或者信任的按钮千万不要点击。在公众场合使用公众设备的时候开启手机保护模式,防止被盗取信息。
三种链接别乱点
看视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经常会蹦出很多莫名其妙的链接,像测试星座、点击参加活动、恭喜你中了一等奖等链接,都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在商场或者地铁上经常看见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发现菌不得不提醒一句:谨慎扫描。要知道很多不法分子把木马病毒隐藏在二维码中,一旦扫描之后将获得你手机中的支付密码,从而盗取你银行卡的钱财。
“短信链接”是造成信息泄露的高频原因。我们在收取短信时第一时间要确认发送人的身份,切忌随便点击进入链接。
4种隐私功能最好关掉
微信上有一个“附近的人”的功能可以定位你的个人位置。按照“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关闭。
苹果手机系统有显示“常去地点”的服务。发现菌建议大家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功能-常去地点”的顺序关闭。
在微信“隐私”的“添加我的方式”当中,关闭通过手机号、QQ号进行添加的方式。
微信的“隐私”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的选项,防止不明身份的陌生人借此途径盗取你相关照片提供的信息。
5类个人信息别乱晒
微博、朋友圈、空间、论坛……
各种网络信息平台都要谨慎使用
要知道你晒得信息或者照片
随时可能成为潜伏的定时炸弹
发现菌在朋友圈中经常看到有人各种晒票根。其实,火车票或者飞机票上的二维码都包含着相关的姓名、身份证等信息,晒照的同时意味着也暴露了自己的相关信息。
千万不要大意!护照、家门钥匙、车牌等等虽然没有直接显示你的个人信息,但是你的位置信息、生活圈范围可能就暴露了。
发现菌建议大家在网络上发送一些图片的时候,最好把相关的位置信息用马赛克P掉。因为你的位置信息可能让不法分子或骗子因此得知你的行踪,借此成为获取你信任的筹码。
经常报导的诈骗案件当中,诈骗分子利用当事人孩子的姓名和长相特征等信息经常引得父母们上钩。父母急于担心孩子的安全,往往就中了骗子的套路,对于骗子的话言听计从。
家中老人警惕性和判断性较差,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第一目标。除此之外,当不法分子掌握家中老人相关的特征之后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从而更好的实施诈骗。
5大注意事项使用APP才安全
下载APP的时候尽量选择官方渠道,不要下载一些来历不明的山寨软件。特别是各大银行软件和支付软件一定要从官网下载。
观察流量使用情况,对于一些使用大量流量却没有告知的应用程序应该及时检查和删除。
各个软件使用时对所授予的权限要小心谨慎,如读取你的位置信息、查看通讯录等等权限。
退出手机软件要彻底,不要直接回到手机桌面,防止后台的恶意程序借此利用。
平时使用扣扣或者微信的时候不要保存密码或者设为自动登陆,尽量手动登陆。
从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
因为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
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金额高达915亿元、人均133元
而大量的信息泄露往往
归咎于我们缺少信息保护意识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使用手机还是网络
小心谨慎是关键
必要的防范措施也是重中之重
- End -
猜你喜欢 ☟
玩转长宁区,来这条路走走就够了!故人、旧景、生活,这里都有!